近日,为迎接我校中药学专业认证专家组的实地考察,中药资源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讲解团本科同学及研究生助管们,在药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力以赴,开展了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力求以最完美的面貌展现我校中药学专业的深厚底蕴与教学支撑环境的良好风貌。
认证在即,中心作为展示中药学专业建设成果与特色的重要窗口,其环境与内涵建设至关重要。为此,馆内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准备工作:
环境焕新,营造洁净参观体验。 中心组织了包括老师、讲解团本科同学及研究生助管同学在内的全体力量,对所有展厅进行了无死角的卫生清洁。从地面、桌面到展架、纱窗、玻璃展瓶及展示罩,均被细致打扫。为确保最佳的视觉效果,药学院还特别聘请了专业家政人员,对展厅玻璃窗进行了专业的清洗和擦拭,使得整个展厅环境焕然一新,窗明几净。

标本更新,保障展品学术价值。 针对近期潮湿天气导致的部分药材标本发霉、生虫问题,讲解团的同学们迅速行动,对辨识馆内的药材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与更换,确保了展品的可用性与完好性。同时,对茶歇区的中药文创展品也进行了规整与内容更新,丰富了展示品类。

布局复原,恢复经典展陈场景。 因部分展厅升级改造,炮制馆的药斗柜台及本草图书馆的桌面书柜等区域需要恢复原貌。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包括传统药箱、药秤、冲筒、算盘及多媒体互动设备在内的展品已悉数归位,相关书籍也整理完毕,恢复了其承载传统中药文化的沉浸式场景。
死角变亮点,巧思优化空间利用。 针对走廊转角处因展厅改造而临时堆砌的展品与废弃物,中心进行了专项整理。老师及同学们对堆积的瓶装中药材标本进行了筛选,将品相完好、标签齐全的标本结合转角处的地柜和展示柜进行重新布置,变废弃角落为一道精致的文化景观;而对标签残缺、品相不佳或已损坏的标本则进行了妥善收纳或清理,确保了空间利用的最大化与美观性。

档案梳理,夯实专业支撑材料。 此外,中心还对涉及我校中药学专业特色“五能考核”中“识药、辨药”环节的相关档案材料进行了系统的更新与完善,确保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专业培养的实践教学过程与成果。
通过此次全面的准备工作,中药资源中心不仅提升了硬件环境,更深化了其作为教学、科研与中药文化传承平台的内涵。中心上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展现了迎接专业认证的积极姿态,期待以最充分的准备、最良好的状态,为专家留下深刻印象,为我校中药学专业认证取得优异的成绩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片:第7届讲解团、刘欣怡 撰稿:刘欣怡 审核:杨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