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心快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付来调研我校中药资源中心

6月30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纪检监察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吴付来教授莅临我校中药资源中心考察指导。学校原党委书记、全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主任委员王先俊,药学院党委书记胡卿等陪同参观。

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深入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价值。在药学院党委书记胡卿和中心主任杨青山的陪同讲解下,吴付来教授依次参观了中药材性状辨识馆、安徽道地药材研展室、中药调剂研展室、腊叶标本研藏室及中药材研展室。

在中药材性状辨识馆,杨青山主任现场演示了水试、火试等传统鉴别方法,生动讲解各类中药性状特征及其临床功效,引起了来宾的浓厚兴趣。双方就中药饮片的专业鉴别、质量控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一 杨青山主任介绍苏木水试时产生的现象

随后,吴付来教授来到安徽道地药材研展室。杨青山主任结合安徽省地形地貌模型,详细介绍了不同地理气候条件对道地药材生长的影响,并重点展示了石斛、灵芝等具有代表性的皖产药材,突显安徽中医药资源的独特优势。

在腊叶标本研藏室,吴付来教授察看了大量药用植物腊叶标本,详细了解标本采集、制作与科研应用流程。杨青山主任还系统介绍了科考队在全国多个标本采集点的考察成果,展现了我校在中药资源调查与保护方面的工作基础。

中药调剂研展室内,杨青山主任以“雷公炮炙法”为例,阐释了中药炮制的工艺规范与传承价值,强调“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训诫至今仍具深远的现实意义。此外,中药模拟药房中的药斗、算盘、戥子、冲筒等传统器具,也生动再现了中药调剂的历史渊源与操作场景。

图二 杨青山主任向来宾介绍全国分布的道地药材

最后,吴付来教授参观了中药材研展室,察看包括真伪鉴别药材样本、植物药、动物药及冷背药材在内的多种展品。鹿角等动物药的展示,引起了来宾的广泛关注,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中药资源多样性的理解。通过此次考察,吴付来教授高度肯定我校在中药资源保护、文化传承与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将继续支持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弘扬与现代应用。(撰稿:沐信婷    编辑:郭锦川 刘欣怡    审核:杨青山)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中心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4300号-1